□文/刘日龙
1928年8月30日,南京雨花台。在一阵阵“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号声中,大埠人民的好儿子、大埠农民武装起义领导人之一的朱如红倒在殷红的血泊里。
朱如红,赣县区大埠乡大埠村里南坑人,1906年出生于一个生活比较富裕的农民家里。1913年,他开始上私塾,后转入小学。1921年春,他考入江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习刻苦勤奋,各门功课成绩优良。
1926年,同全国各地一样,赣州掀起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同年9月,就读于江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朱如红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参加革命团体青年干社。不久,受党组织委派,朱如红与同在赣州读书的赖传珠、谢家禧等大埠青年,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农民开展抗租抗税和收回佃农耕地斗争。
1927年5月,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鉴于当时革命形势,为保存革命力量,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朱如红与赖传珠、谢家禧等转移到吉安万安,组织中共赣县旅万支部,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打响了中国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同年秋,朱如红等人又秘密回乡,建立党组织,朱如红担任大埠里南支部书记。
朱如红深入农村开展群众工作,很快发展了几十名党团员。他高举“打倒土豪劣绅”的旗帜,召开农民代表和群众大会,马不停蹄组织开展农民革命运动。
为贯彻落实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以及中共赣南特委关于组织农民武装暴动的指示,朱如红结合农村实际,启发教育广大群众,增强他们与反动势力斗争的决心,消除他们对白色恐怖的顾虑。同时,他还秘密组织农民协会会员,熬硝制炸药、造松树炮、打刀、制土枪,为武装暴动做准备。经过几个月的深入发动,广大穷苦群众被广泛地组织起来了,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革命洪流。
1928年2月18日,在中共赣南和赣西南特委、中共赣州县委的领导下,朱如红与赖传珠、谢家禧等率领大埠2000多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各路起义队伍按照原定计划,高举红旗,手执武器,浩浩荡荡冲向村边。霎时,口号声、枪声、炮声汇合在一起,像春天惊雷响彻天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摧毁了当地反动统治,成立了赣县南区工农革命委员会,朱如红当选为委员。
当天,起义队伍还组织了一支70余人的常备暴动队,朱如红担任队长。
大埠农民武装起义的胜利,令国民党赣州当局十分震惊。他们连续派出兵力进攻大埠,朱如红率领几百名暴动队员,与国民党军进行激烈战斗,两次打退敌人反扑,击退了他们的反攻,极大地鼓舞了暴动队伍的士气。3月23日,暴动队伍在杜木坑遭到反动民团和两个连的国民党军的拦截,经过激战,朱如红率领部分幸存人员艰难地冲出敌人的包围。至此,坚持一个多月的大埠农民武装起义最终失败。
国民党军和反动民团烧毁了朱如红家的房屋,到处抓捕、残杀革命同志。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朱如红没有灰心,没有动摇,继续组织领导群众,坚持秘密斗争。他在一次秘密会议上说:“我们这次暴动虽然暂时失败了,但大家不要泄气,我们终究会胜利的,革命是会成功的……我们的革命工作是艰苦的,这就要有流血牺牲的精神,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4月下旬,在国民党军队残酷烧山、搜山的严峻形势下,朱如红与大埠农民武装起义负责人钟正泉、谢学礼等人转到南康凤岗乡斗宿村董来达家里,与领导南康潭口农民武装起义负责人罗贵波、蓝广孚、廖贵潭等人会合。他们决定前往井冈山寻找红军队伍。行至途中,被进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国民党军所阻。罗贵波、蓝广孚、朱如红即前去南昌、南京、山东等地寻找中共组织,其余人员则回到赣南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罗贵波、蓝广孚、朱如红去南昌寻找中共江西省委,当得知中共江西省委已遭国民党破坏后,他们又前往山东寻找党组织。
1928年7月, 罗贵波、蓝广孚、朱如红在山东寻找党组织未果,三人走散。朱如红拟取道江苏南京,返回江西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没有料到的是,朱如红一路辛苦,好不容易坐火车来到南京,一出站口,竟与之前在赣州读书时的两个同学相遇。
“朱如红!”已是国民党反动分子的两个同学一愣,随即大声呼喊;“共产党!共产党!抓共产党!”朱如红奋力逃脱,但寡不敌众,最终被捕,关押在南京宪兵司令部看守所。
壮志未酬,碧血丹心。在狱中,朱如红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气节。敌人摧毁不了共产党人的意志,只得向共产党人露出凶残的本性。8月30日,朱如红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2岁。
(本期主人公图片来源于网络,其他图片摄影赖海燕。)
刘日龙,1965年生,江西赣县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赣州市章贡区作家协会主席。坚持业余创作,以亲情散文、小小说见长,作品散见各地报刊,著有个人散文集《永远的温馨》(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诗集《我问自己》(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7月),与人合著《一生只做一件事》(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年4月)、《关爱与礼赞》等。
1928年8月30日,南京雨花台。在一阵阵“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号声中,大埠人民的好儿子、大埠农民武装起义领导人之一的朱如红倒在殷红的血泊里。
朱如红,赣县区大埠乡大埠村里南坑人,1906年出生于一个生活比较富裕的农民家里。1913年,他开始上私塾,后转入小学。1921年春,他考入江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习刻苦勤奋,各门功课成绩优良。
1926年,同全国各地一样,赣州掀起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同年9月,就读于江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朱如红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参加革命团体青年干社。不久,受党组织委派,朱如红与同在赣州读书的赖传珠、谢家禧等大埠青年,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农民开展抗租抗税和收回佃农耕地斗争。
1927年5月,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鉴于当时革命形势,为保存革命力量,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朱如红与赖传珠、谢家禧等转移到吉安万安,组织中共赣县旅万支部,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打响了中国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同年秋,朱如红等人又秘密回乡,建立党组织,朱如红担任大埠里南支部书记。
朱如红深入农村开展群众工作,很快发展了几十名党团员。他高举“打倒土豪劣绅”的旗帜,召开农民代表和群众大会,马不停蹄组织开展农民革命运动。
为贯彻落实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以及中共赣南特委关于组织农民武装暴动的指示,朱如红结合农村实际,启发教育广大群众,增强他们与反动势力斗争的决心,消除他们对白色恐怖的顾虑。同时,他还秘密组织农民协会会员,熬硝制炸药、造松树炮、打刀、制土枪,为武装暴动做准备。经过几个月的深入发动,广大穷苦群众被广泛地组织起来了,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革命洪流。
1928年2月18日,在中共赣南和赣西南特委、中共赣州县委的领导下,朱如红与赖传珠、谢家禧等率领大埠2000多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各路起义队伍按照原定计划,高举红旗,手执武器,浩浩荡荡冲向村边。霎时,口号声、枪声、炮声汇合在一起,像春天惊雷响彻天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摧毁了当地反动统治,成立了赣县南区工农革命委员会,朱如红当选为委员。
当天,起义队伍还组织了一支70余人的常备暴动队,朱如红担任队长。
大埠农民武装起义的胜利,令国民党赣州当局十分震惊。他们连续派出兵力进攻大埠,朱如红率领几百名暴动队员,与国民党军进行激烈战斗,两次打退敌人反扑,击退了他们的反攻,极大地鼓舞了暴动队伍的士气。3月23日,暴动队伍在杜木坑遭到反动民团和两个连的国民党军的拦截,经过激战,朱如红率领部分幸存人员艰难地冲出敌人的包围。至此,坚持一个多月的大埠农民武装起义最终失败。
国民党军和反动民团烧毁了朱如红家的房屋,到处抓捕、残杀革命同志。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朱如红没有灰心,没有动摇,继续组织领导群众,坚持秘密斗争。他在一次秘密会议上说:“我们这次暴动虽然暂时失败了,但大家不要泄气,我们终究会胜利的,革命是会成功的……我们的革命工作是艰苦的,这就要有流血牺牲的精神,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4月下旬,在国民党军队残酷烧山、搜山的严峻形势下,朱如红与大埠农民武装起义负责人钟正泉、谢学礼等人转到南康凤岗乡斗宿村董来达家里,与领导南康潭口农民武装起义负责人罗贵波、蓝广孚、廖贵潭等人会合。他们决定前往井冈山寻找红军队伍。行至途中,被进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国民党军所阻。罗贵波、蓝广孚、朱如红即前去南昌、南京、山东等地寻找中共组织,其余人员则回到赣南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罗贵波、蓝广孚、朱如红去南昌寻找中共江西省委,当得知中共江西省委已遭国民党破坏后,他们又前往山东寻找党组织。
1928年7月, 罗贵波、蓝广孚、朱如红在山东寻找党组织未果,三人走散。朱如红拟取道江苏南京,返回江西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没有料到的是,朱如红一路辛苦,好不容易坐火车来到南京,一出站口,竟与之前在赣州读书时的两个同学相遇。
“朱如红!”已是国民党反动分子的两个同学一愣,随即大声呼喊;“共产党!共产党!抓共产党!”朱如红奋力逃脱,但寡不敌众,最终被捕,关押在南京宪兵司令部看守所。
壮志未酬,碧血丹心。在狱中,朱如红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气节。敌人摧毁不了共产党人的意志,只得向共产党人露出凶残的本性。8月30日,朱如红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2岁。
(本期主人公图片来源于网络,其他图片摄影赖海燕。)
▼
刘日龙,1965年生,江西赣县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赣州市章贡区作家协会主席。坚持业余创作,以亲情散文、小小说见长,作品散见各地报刊,著有个人散文集《永远的温馨》(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诗集《我问自己》(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7月),与人合著《一生只做一件事》(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年4月)、《关爱与礼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