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日龙
韩先仁是赣州市赣县区大埠乡大埠村江背组村民,在他的家里,珍藏着一只赖传珠将军用过的书篓。
这只书篓,呈椭圆形,长29公分、宽14公分、高15公分。1928年3月底,大埠农民武装起义失败后,赖传珠等人躲过敌人设置的道道关卡,在湖南桂东的沙田找到了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随军上了井冈山。他临离开大埠前,将这只书篓托付给了自己的姑父姑姑,也就是韩先仁的爷爷韩遵辉、奶奶赖九妹收藏。岁月百载,书篓安好,小小的书篓印记着一段不朽传奇。
赖传珠六岁进入私塾学习,读书勤奋刻苦,品学兼优,1924年9月以高分的成绩考入赣南中学就读。在中学学习期间,赖传珠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刊很感兴趣,他的这只书篓除装有少量日常生活用品外,就是用来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关书籍。他经常阅读马克思和列宁的书刊,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进步活动,时常与同窗聚在一起探讨国家形势和未来发展。1927年4月,赖传珠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初,为贯彻中共赣南特委扩大会议精神,开展农民武装暴动工作,中共赣州县委选择在赣县南区大埠一带作为全县农民武装暴动的爆发点。大埠地区党组织负责人赖传珠、朱如红、钟正泉等按照特委和县委的指示,开始进行暴动前的准备工作。这一时期,赖传珠的这只书篓则用来装《共产党宣言》等革命刊物和起义工作的有关信函、文件。他把书篓当作自己的生命,一直小心翼翼地带在身边。
1928年2月,赖传珠等人领导并组织了著名的大埠农民武装起义。
同年3月,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坚持了一个多月的大埠农民武装起义失败。此后,大埠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中,反扑的国民党军队和豪绅地主变本加厉,烧杀抢掠,大肆残害起义队员及其家属。作为大埠农民武装起义的主要组织者之一,赖传珠等人东躲西藏,多方寻找革命队伍和党组织,一心要进行新的革命斗争。
1928年3月底的一个夜晚,地处偏僻大山深处的大埠乡大埠村江背,农户韩遵辉、赖九妹早早便关上家门,招呼着一家老小睡下。这些天,外面到处都在传说国民党军队和豪绅地主杀人的事,韩遵辉、赖九妹夫妻俩心里像打鼓一样,扑嗵扑嗵地揪得紧一阵、缓一阵。一到天黑,他们心里更是担惊受怕,只有关紧门窗,暗暗祈祷那些参加了武装起义的农民赤卫队员和他们的家属,能够躲过劫难与厄运。
这韩遵辉、赖九妹,正是赖传珠的姑爷姑姑,也即本文开头提及的韩先仁的爷爷奶奶。那些天,赖传珠参加武装起义,以及赖传珠父亲等许多亲属相继被害的事,韩遵辉、赖九妹早有耳闻。此刻,他俩的心里,更是装满了对侄子赖传珠的深深担忧和牵挂。
想什么,来什么。韩遵辉、赖九妹夫妻俩正眉头紧锁时,门外隐约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几声细细的敲门声。
韩遵辉、赖九妹心里一紧。韩遵辉大着胆子,赤脚走近门边,蹑声嗫气地问:“哪个?”
“是我,鹏英(赖传珠小名)。”门外的人小声应道。
这一听,韩遵辉心里明白了,他来不及告诉赖九妹来者是谁,拉开门拴,打开一条门缝,便让门外的人急急走了进来,房门很快又被韩遵辉拴个严严实实。
“唉呀,鹏英,怎么是你?”待看清来人,赖九妹惊呼一声,压低着嗓门脱口而出。
赖传珠穿着一身破衣服,多处被划开口子,脚上的一双布鞋也完全没了鞋样。他手上提了只书篓,同样压低声音对韩遵辉、赖九妹说道:“姑爷、姑姑,我们的情况你们肯定都知道了。我想在屋里稍微躲一下,等恢复体力,再逃出去。”
“鹏英,快坐快坐。你人没事,比什么都好。”韩遵辉说。他搬来一张矮竹椅,伸手去接下赖传珠手里的书篓,连忙招呼赖传珠坐下。
“你这些天,肯定饿坏了吧,家里还有些煮好的蕃薯,准备明天吃的,你快吃几个。”赖九妹从坐着的床沿下来,在屋子一角端出一个大碗,放到赖传珠面前。
“鹏英,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等赖传珠大口大口地吃完几个蕃薯,韩遵辉问。
“我要去找我们的人,我们还要回来报仇的!”微弱的暗光下,赖传珠孔武黝黑的脸上,闪出坚定的神色。
韩遵辉说:“好,好,鹏英,你留下来也不是办法。不过,现在到处都在搜山,你一个人进出,容易引起注意。要不,我陪你一起,路上多个照应。”
“这?”一想到目前面临的凶险,赖传珠犹豫了。
“我看可以。”赖九妹想起自己被杀的亲人,不禁眼眶一红。她抬起手,用衣袖抹了一把忍不住流下来的泪水:“鹏英,我们家剩下的人不多了,你不能再有个三长两短,你就听你姑爷的!”
看着眼前的姑姑姑爷,赖传珠百感交集:“谢谢姑姑姑爷,我鹏英生是赖家的人,死也决不丢赖家的脸!”
三人又商量了一下如何逃出去的细节。商定,韩遵辉和赖九妹吩咐赖传珠稍微睡一下,赖传珠实在也是太疲倦了,倒头便睡。韩遵辉和赖九妹夫妻俩一夜未睡,翻箱倒柜,给赖传珠准备了一些路上吃的干粮。
第二天,天还没亮,韩遵辉和赖九妹把赖传珠叫醒。赖九妹拿过赖传珠带来的书篓,对赖传珠说:“鹏英,我知道你书篓里的这些东西,就是你的命。但你这一路,如果带只书篓,别人都会上心的。里面的东西你带走,书篓就留在家里,咹?”
赖传珠抚摸着书篓,眼眶里有些湿润。姑姑说得实在是理,事已至此,心里有再多不舍,此刻也只好放下。他平复好自己的心境,把书篓里的书本、信件取出,再抬起眼睛盯着书篓,看了又看,百感交集。
赖九妹接过赖传珠手里的书本、信件,连同为赖传珠准备好的干粮,一起用个布袋裹好,交给赖传珠,叮嘱道:“鹏英,等什么时候你回来,我一定把书篓还你。一路上,你们要多小心!”
“我知道了,姑姑自己也要多加保重!”赖传珠答道。
韩遵辉与赖传珠俩人结伴,他们钻山路、走峭壁,经过大埠的竹山下、塘坑、左拔,再从沙石乡至赣州。到赣州后,韩遵辉同赖传珠告别,一个人又悄悄地回到了大埠。
经过多次周折,赖传珠终于找到了党组织,参加了工农红军,跟随毛主席上井冈山,从此南征北战,屡建功勋。
赖传珠留在家里的这只书篓,韩遵辉、赖九妹夫妻俩把小心收藏,他们在心里说:总有一天,鹏英还要回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赖传珠骑马回到大埠,特意来到江背,看望姑爷韩遵辉和姑姑赖九妹。在姑姑姑爷家,赖传珠又看到了这只保存完好的书篓。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的赖传珠再次抚摸着书篓,仿佛又回到了血雨腥风的当年岁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让人拿来纸张,用毛笔小楷写下一封书信放在书篓里,将书篓赠予韩遵辉和赖九妹收藏纪念。
“赖将军当年写下的书信,江背很多人都看到过。遗憾的是,由于时间过于久远,这封书信不知是爷爷奶奶,还是父母另外收藏放于何处,至今尚未发现。幸好这只书篓还在,并且完好无损,成了我们家一直的念想。”又是几十年过去,听着爷爷奶奶和父母讲述书篓故事长大的韩先仁,不无感慨地说。
赖传珠将军当年写下的那封书信,里头到底写了什么,也许永远是个谜了。不过,只要这只书篓还在,透过这只书篓讲述的故事,我们都不难猜测,赖传珠将军当年写下的那封书信,肯定是力透纸背,满满写下的是故乡情深、家国情怀!
2022年5月,韩先仁代表全家,将书篓捐献给了大埠乡政府。一只书篓,见证一代革命先辈的赴汤蹈火、红土初心,印证大埠人民的革命参与和红色情怀!
(素材来源:赣县区大埠乡大埠村江背组韩先仁、韩纪林。)
摄影 日龙(路开文化)
韩先仁是赣州市赣县区大埠乡大埠村江背组村民,在他的家里,珍藏着一只赖传珠将军用过的书篓。
这只书篓,呈椭圆形,长29公分、宽14公分、高15公分。1928年3月底,大埠农民武装起义失败后,赖传珠等人躲过敌人设置的道道关卡,在湖南桂东的沙田找到了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随军上了井冈山。他临离开大埠前,将这只书篓托付给了自己的姑父姑姑,也就是韩先仁的爷爷韩遵辉、奶奶赖九妹收藏。岁月百载,书篓安好,小小的书篓印记着一段不朽传奇。
赖传珠六岁进入私塾学习,读书勤奋刻苦,品学兼优,1924年9月以高分的成绩考入赣南中学就读。在中学学习期间,赖传珠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刊很感兴趣,他的这只书篓除装有少量日常生活用品外,就是用来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关书籍。他经常阅读马克思和列宁的书刊,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进步活动,时常与同窗聚在一起探讨国家形势和未来发展。1927年4月,赖传珠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初,为贯彻中共赣南特委扩大会议精神,开展农民武装暴动工作,中共赣州县委选择在赣县南区大埠一带作为全县农民武装暴动的爆发点。大埠地区党组织负责人赖传珠、朱如红、钟正泉等按照特委和县委的指示,开始进行暴动前的准备工作。这一时期,赖传珠的这只书篓则用来装《共产党宣言》等革命刊物和起义工作的有关信函、文件。他把书篓当作自己的生命,一直小心翼翼地带在身边。
1928年2月,赖传珠等人领导并组织了著名的大埠农民武装起义。
同年3月,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坚持了一个多月的大埠农民武装起义失败。此后,大埠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中,反扑的国民党军队和豪绅地主变本加厉,烧杀抢掠,大肆残害起义队员及其家属。作为大埠农民武装起义的主要组织者之一,赖传珠等人东躲西藏,多方寻找革命队伍和党组织,一心要进行新的革命斗争。
1928年3月底的一个夜晚,地处偏僻大山深处的大埠乡大埠村江背,农户韩遵辉、赖九妹早早便关上家门,招呼着一家老小睡下。这些天,外面到处都在传说国民党军队和豪绅地主杀人的事,韩遵辉、赖九妹夫妻俩心里像打鼓一样,扑嗵扑嗵地揪得紧一阵、缓一阵。一到天黑,他们心里更是担惊受怕,只有关紧门窗,暗暗祈祷那些参加了武装起义的农民赤卫队员和他们的家属,能够躲过劫难与厄运。
这韩遵辉、赖九妹,正是赖传珠的姑爷姑姑,也即本文开头提及的韩先仁的爷爷奶奶。那些天,赖传珠参加武装起义,以及赖传珠父亲等许多亲属相继被害的事,韩遵辉、赖九妹早有耳闻。此刻,他俩的心里,更是装满了对侄子赖传珠的深深担忧和牵挂。
想什么,来什么。韩遵辉、赖九妹夫妻俩正眉头紧锁时,门外隐约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几声细细的敲门声。
韩遵辉、赖九妹心里一紧。韩遵辉大着胆子,赤脚走近门边,蹑声嗫气地问:“哪个?”
“是我,鹏英(赖传珠小名)。”门外的人小声应道。
这一听,韩遵辉心里明白了,他来不及告诉赖九妹来者是谁,拉开门拴,打开一条门缝,便让门外的人急急走了进来,房门很快又被韩遵辉拴个严严实实。
“唉呀,鹏英,怎么是你?”待看清来人,赖九妹惊呼一声,压低着嗓门脱口而出。
赖传珠穿着一身破衣服,多处被划开口子,脚上的一双布鞋也完全没了鞋样。他手上提了只书篓,同样压低声音对韩遵辉、赖九妹说道:“姑爷、姑姑,我们的情况你们肯定都知道了。我想在屋里稍微躲一下,等恢复体力,再逃出去。”
“鹏英,快坐快坐。你人没事,比什么都好。”韩遵辉说。他搬来一张矮竹椅,伸手去接下赖传珠手里的书篓,连忙招呼赖传珠坐下。
“你这些天,肯定饿坏了吧,家里还有些煮好的蕃薯,准备明天吃的,你快吃几个。”赖九妹从坐着的床沿下来,在屋子一角端出一个大碗,放到赖传珠面前。
“鹏英,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等赖传珠大口大口地吃完几个蕃薯,韩遵辉问。
“我要去找我们的人,我们还要回来报仇的!”微弱的暗光下,赖传珠孔武黝黑的脸上,闪出坚定的神色。
韩遵辉说:“好,好,鹏英,你留下来也不是办法。不过,现在到处都在搜山,你一个人进出,容易引起注意。要不,我陪你一起,路上多个照应。”
“这?”一想到目前面临的凶险,赖传珠犹豫了。
“我看可以。”赖九妹想起自己被杀的亲人,不禁眼眶一红。她抬起手,用衣袖抹了一把忍不住流下来的泪水:“鹏英,我们家剩下的人不多了,你不能再有个三长两短,你就听你姑爷的!”
看着眼前的姑姑姑爷,赖传珠百感交集:“谢谢姑姑姑爷,我鹏英生是赖家的人,死也决不丢赖家的脸!”
三人又商量了一下如何逃出去的细节。商定,韩遵辉和赖九妹吩咐赖传珠稍微睡一下,赖传珠实在也是太疲倦了,倒头便睡。韩遵辉和赖九妹夫妻俩一夜未睡,翻箱倒柜,给赖传珠准备了一些路上吃的干粮。
第二天,天还没亮,韩遵辉和赖九妹把赖传珠叫醒。赖九妹拿过赖传珠带来的书篓,对赖传珠说:“鹏英,我知道你书篓里的这些东西,就是你的命。但你这一路,如果带只书篓,别人都会上心的。里面的东西你带走,书篓就留在家里,咹?”
赖传珠抚摸着书篓,眼眶里有些湿润。姑姑说得实在是理,事已至此,心里有再多不舍,此刻也只好放下。他平复好自己的心境,把书篓里的书本、信件取出,再抬起眼睛盯着书篓,看了又看,百感交集。
赖九妹接过赖传珠手里的书本、信件,连同为赖传珠准备好的干粮,一起用个布袋裹好,交给赖传珠,叮嘱道:“鹏英,等什么时候你回来,我一定把书篓还你。一路上,你们要多小心!”
“我知道了,姑姑自己也要多加保重!”赖传珠答道。
韩遵辉与赖传珠俩人结伴,他们钻山路、走峭壁,经过大埠的竹山下、塘坑、左拔,再从沙石乡至赣州。到赣州后,韩遵辉同赖传珠告别,一个人又悄悄地回到了大埠。
经过多次周折,赖传珠终于找到了党组织,参加了工农红军,跟随毛主席上井冈山,从此南征北战,屡建功勋。
赖传珠留在家里的这只书篓,韩遵辉、赖九妹夫妻俩把小心收藏,他们在心里说:总有一天,鹏英还要回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赖传珠骑马回到大埠,特意来到江背,看望姑爷韩遵辉和姑姑赖九妹。在姑姑姑爷家,赖传珠又看到了这只保存完好的书篓。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的赖传珠再次抚摸着书篓,仿佛又回到了血雨腥风的当年岁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让人拿来纸张,用毛笔小楷写下一封书信放在书篓里,将书篓赠予韩遵辉和赖九妹收藏纪念。
“赖将军当年写下的书信,江背很多人都看到过。遗憾的是,由于时间过于久远,这封书信不知是爷爷奶奶,还是父母另外收藏放于何处,至今尚未发现。幸好这只书篓还在,并且完好无损,成了我们家一直的念想。”又是几十年过去,听着爷爷奶奶和父母讲述书篓故事长大的韩先仁,不无感慨地说。
赖传珠将军当年写下的那封书信,里头到底写了什么,也许永远是个谜了。不过,只要这只书篓还在,透过这只书篓讲述的故事,我们都不难猜测,赖传珠将军当年写下的那封书信,肯定是力透纸背,满满写下的是故乡情深、家国情怀!
2022年5月,韩先仁代表全家,将书篓捐献给了大埠乡政府。一只书篓,见证一代革命先辈的赴汤蹈火、红土初心,印证大埠人民的革命参与和红色情怀!
(素材来源:赣县区大埠乡大埠村江背组韩先仁、韩纪林。)
摄影 日龙(路开文化)
▼
刘日龙,1965年生,江西赣县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赣州市章贡区作家协会主席。坚持业余创作,以亲情散文、小小说见长,作品散见各地报刊,著有个人散文集《永远的温馨》(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诗集《我问自己》(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7月),与人合著《一生只做一件事》(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年4月)、《关爱与礼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