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庆蕾
这是发生在几年前的事了,现在想来还颇觉有趣。
那天,一位开书店的老板,约我晚上到他书店的小阁搂上喝茶聊天,我如约而至。
走进他灯火辉煌的书店后,看到大大小小的书柜里,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陈列着琳琅满目的书籍,心情不由得格外舒畅。说句实话,很长时间都没逛过书店了。
我一时无心喝荼,走到书柜前,拿起这本翻两下,那本翻两下,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我一边翻看,一边对老板说:“我好羡慕你呀,可以整天浸泡在书海里!钻进书柜的人,算得上是个书虫吧。”
“哪里,哪里!不过,看着书柜上堆放着成千上万册的书籍,的确是很富有吸引力,然而,书海茫茫,我哪里看得过来哟!大多数的时候,只是随手翻翻,大致了解下而已。”
随后,我和书店老板上了小阁楼,老板很熟练地将茶沏好,我俩一边喝茶,一边继续聊天。
我接着刚才的话题说:“即便这样,你也很了不起呀!”
他:“经营这么大—个书店,不看书,不啃书本,就无法了解这个浩翰的书世界,就不能很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就会给自己书店的生存带来压力,不知我说得对不?”
“嗯,理是这么个理。”
“不过,这么些年来,读书的风气是越来越淡薄,即使我做得再好,真正愿意掏钱买书看的人是少之又少。”
老板的话,让我感觉脸红,幸亏是夜晚看不出来。老板似乎打开了话匣子,话多了起来。
“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大潮首先冲击的是文化市场。早些年,大量的色情刊物摆满大街小巷的书摊,正规的新华书店也改变了模样,不再是小时候特别想去的地方。还有那些影视录像,即使挂出一幅少儿不宜的警示牌,也仍然阻止不了人们的脚步。后来又出现了盗版,网络电子书等等,搅得书市一片混乱。再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发达,如今,只要一部手机,就让无数人沉迷得不能自拔,几乎乱了方寸。手机上应有尽有,谁还记得去什么书店,还舍得花钱买书!”
老板情绪有点激动了,他接着说:“我说这些并不是否认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就说这微信吧,的的确确是把世界的距离拉近了,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也拉近了,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的建立,其作用大得不得了,故大家都称其为万能的朋友圈。前些年,又掀起了一股朗读热潮,这个诗歌朗诵会,那个什么诗社,轮番活跃在舞台上,仿佛成了一种时尚。然而,真正爱读书的人还是不多,尤其是自己掏钱去买书来读的则更少。”
作为经营了几十年书店的老板,他说的这些应该是有绝对杈威的。我问他:“你这么大个书店,雇了几个员工?”
“一个呀。”
“我们两人坐在阁楼上喝茶聊天,下面就一个员工照看,照顾得过来么?”
“没问题。”
我半开玩笑说:“你就不怕有人乘机偷你几本书?”
他的回答令我很是意外。
“偷书?哈哈,有人偷才好,说明他想看书,想读书,只怕我让他偷他都不偷,他根本就不爱看书。”
听他说完这番话后我想笑,可又笑不出来。我只好说夜有点深了,我得回家去了,日后有时间再来拜访。
下了阁楼后,我走近文学类书柜,从里面拿出了两本书,一本是佘华的《活着》,一本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欲去柜台付款,老板却拦着我说:“你大小也是个作家,这两本书就送给你吧。”
“这……”
“没关系,交个朋友嘛。”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一个成天与书打交道的人是多么幸福呀!这书拿在手上有一种柔软的纸质感,翻开它,能闻到一股淡谈的墨香;读一读它,能使你心清气爽,会给你信心,会给你生活的勇气与力量;当然,也有可能会让你心情沮丧,内心充满忧伤。这样也好呀,总比什么也不想,就等着一日三餐、平淡乏味地生活要强。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心都死了,脑袋瓜都停止了思考,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嘿嘿!”自嘲地笑了两声后,我又想起了最近看过的一部电影《偷书贼》。
影片是根据澳洲作家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于2013年11月8日在美国上映。
故事讲的是二战前夕,莉赛尔的亲生父母遭纳粹迫害,她和弟弟被送往慕尼黑远郊的汉斯夫妇收养,在送往的途中弟弟死去。汉斯起初养育莉赛尔的目的是为了金钱,后来渐渐喜欢她并视如己出,教她读书认字。虽然阅读能力不强,但他还是鼓励莉赛尔阅读。
这个孤苦的孩子,在养父的引导下,慢慢地学会了阅读。尽管生活艰苦,她却发现了一个比食物更难以抗拒的东西——书。莉赛尔得到她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是她从焚烧书籍的火堆里,冒着被烫伤,被纳粹发现后有可能死亡的危险抢救下来的,也是给她带来无限安慰的书之一。
日后,她忍不住开始偷书,她三次“偷”书。并在一个叫马克斯的犹太人的鼓励下,开始写她自己的故事。
莉赛尔,这个被死神称为“偷书贼”的可怜女孩,在战乱的德国努力地生存着,并不可思议地帮助了周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
马克思,一名犹太人,他的父亲与莉赛尔养父汉斯是旧相识。为了保护马克思免受纳粹杀害,汉斯将之藏在自家地库。他与莉赛尔一样都是嗜书如命,他被困在地库无法外出时,是莉赛尔将外面的世界用书中的语言描绘给他听。也是因为这样,马克思发现莉赛尔不仅仅擅于阅读,更具有写作的天赋。
这是一部别出心裁的“二战”片,那里也有穷凶极恶的纳粹,也有抓捕犹太人的恶行,还有空袭和死亡,就像所有“二战”题材的电影一样。但《偷书贼》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它把战争和书连在一起,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喜欢书并且偷书的“偷书贼”莉赛尔的故事,这个故事散发着温暖,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在想:要灭亡一个民族,首先是消灭他的文化。可这文化是灭不绝的,书是文化的种子,它一定能将这个民族的思想,民族的精神传播、传承下去,这就是书的力量,书的伟大!
摄影 吕建民(路开文化)
这是发生在几年前的事了,现在想来还颇觉有趣。
那天,一位开书店的老板,约我晚上到他书店的小阁搂上喝茶聊天,我如约而至。
走进他灯火辉煌的书店后,看到大大小小的书柜里,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陈列着琳琅满目的书籍,心情不由得格外舒畅。说句实话,很长时间都没逛过书店了。
我一时无心喝荼,走到书柜前,拿起这本翻两下,那本翻两下,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我一边翻看,一边对老板说:“我好羡慕你呀,可以整天浸泡在书海里!钻进书柜的人,算得上是个书虫吧。”
“哪里,哪里!不过,看着书柜上堆放着成千上万册的书籍,的确是很富有吸引力,然而,书海茫茫,我哪里看得过来哟!大多数的时候,只是随手翻翻,大致了解下而已。”
随后,我和书店老板上了小阁楼,老板很熟练地将茶沏好,我俩一边喝茶,一边继续聊天。
我接着刚才的话题说:“即便这样,你也很了不起呀!”
他:“经营这么大—个书店,不看书,不啃书本,就无法了解这个浩翰的书世界,就不能很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就会给自己书店的生存带来压力,不知我说得对不?”
“嗯,理是这么个理。”
“不过,这么些年来,读书的风气是越来越淡薄,即使我做得再好,真正愿意掏钱买书看的人是少之又少。”
老板的话,让我感觉脸红,幸亏是夜晚看不出来。老板似乎打开了话匣子,话多了起来。
“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大潮首先冲击的是文化市场。早些年,大量的色情刊物摆满大街小巷的书摊,正规的新华书店也改变了模样,不再是小时候特别想去的地方。还有那些影视录像,即使挂出一幅少儿不宜的警示牌,也仍然阻止不了人们的脚步。后来又出现了盗版,网络电子书等等,搅得书市一片混乱。再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发达,如今,只要一部手机,就让无数人沉迷得不能自拔,几乎乱了方寸。手机上应有尽有,谁还记得去什么书店,还舍得花钱买书!”
老板情绪有点激动了,他接着说:“我说这些并不是否认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就说这微信吧,的的确确是把世界的距离拉近了,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也拉近了,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的建立,其作用大得不得了,故大家都称其为万能的朋友圈。前些年,又掀起了一股朗读热潮,这个诗歌朗诵会,那个什么诗社,轮番活跃在舞台上,仿佛成了一种时尚。然而,真正爱读书的人还是不多,尤其是自己掏钱去买书来读的则更少。”
作为经营了几十年书店的老板,他说的这些应该是有绝对杈威的。我问他:“你这么大个书店,雇了几个员工?”
“一个呀。”
“我们两人坐在阁楼上喝茶聊天,下面就一个员工照看,照顾得过来么?”
“没问题。”
我半开玩笑说:“你就不怕有人乘机偷你几本书?”
他的回答令我很是意外。
“偷书?哈哈,有人偷才好,说明他想看书,想读书,只怕我让他偷他都不偷,他根本就不爱看书。”
听他说完这番话后我想笑,可又笑不出来。我只好说夜有点深了,我得回家去了,日后有时间再来拜访。
下了阁楼后,我走近文学类书柜,从里面拿出了两本书,一本是佘华的《活着》,一本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欲去柜台付款,老板却拦着我说:“你大小也是个作家,这两本书就送给你吧。”
“这……”
“没关系,交个朋友嘛。”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一个成天与书打交道的人是多么幸福呀!这书拿在手上有一种柔软的纸质感,翻开它,能闻到一股淡谈的墨香;读一读它,能使你心清气爽,会给你信心,会给你生活的勇气与力量;当然,也有可能会让你心情沮丧,内心充满忧伤。这样也好呀,总比什么也不想,就等着一日三餐、平淡乏味地生活要强。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心都死了,脑袋瓜都停止了思考,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嘿嘿!”自嘲地笑了两声后,我又想起了最近看过的一部电影《偷书贼》。
影片是根据澳洲作家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于2013年11月8日在美国上映。
故事讲的是二战前夕,莉赛尔的亲生父母遭纳粹迫害,她和弟弟被送往慕尼黑远郊的汉斯夫妇收养,在送往的途中弟弟死去。汉斯起初养育莉赛尔的目的是为了金钱,后来渐渐喜欢她并视如己出,教她读书认字。虽然阅读能力不强,但他还是鼓励莉赛尔阅读。
这个孤苦的孩子,在养父的引导下,慢慢地学会了阅读。尽管生活艰苦,她却发现了一个比食物更难以抗拒的东西——书。莉赛尔得到她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是她从焚烧书籍的火堆里,冒着被烫伤,被纳粹发现后有可能死亡的危险抢救下来的,也是给她带来无限安慰的书之一。
日后,她忍不住开始偷书,她三次“偷”书。并在一个叫马克斯的犹太人的鼓励下,开始写她自己的故事。
莉赛尔,这个被死神称为“偷书贼”的可怜女孩,在战乱的德国努力地生存着,并不可思议地帮助了周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
马克思,一名犹太人,他的父亲与莉赛尔养父汉斯是旧相识。为了保护马克思免受纳粹杀害,汉斯将之藏在自家地库。他与莉赛尔一样都是嗜书如命,他被困在地库无法外出时,是莉赛尔将外面的世界用书中的语言描绘给他听。也是因为这样,马克思发现莉赛尔不仅仅擅于阅读,更具有写作的天赋。
这是一部别出心裁的“二战”片,那里也有穷凶极恶的纳粹,也有抓捕犹太人的恶行,还有空袭和死亡,就像所有“二战”题材的电影一样。但《偷书贼》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它把战争和书连在一起,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喜欢书并且偷书的“偷书贼”莉赛尔的故事,这个故事散发着温暖,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在想:要灭亡一个民族,首先是消灭他的文化。可这文化是灭不绝的,书是文化的种子,它一定能将这个民族的思想,民族的精神传播、传承下去,这就是书的力量,书的伟大!
摄影 吕建民(路开文化)
▼
曾庆蕾,笔名寄白,江西赣州市人,退休教师。赣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赣州市章贡区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今朝》《赣南日报》《赣州晚报》《江南宋城》《客家摇篮》《岚山文艺》等报刊杂志及《中国作家网》,与人合著书籍《关爱与礼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