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开原创】走进南市街(张兴红)

文/张兴红
 

5月28日这天,上午九点钟左右,我们章贡区“艺动章贡”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文学创作班的学友们,陆陆续续地聚在了南市街街口。等人员到齐,刘老师就引领我们走进南市街,进行现场采风活动。
 
为开展好本次游览和采风活动,刘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意外惊喜,他请来一位嘉宾指导老师作现场解说。这位嘉宾指导老师就是赣州文史专家、原赣州市博物馆工作的尚守庆先生。尚守庆先生的到来,受到学友们的热烈欢迎。
 

南市街位于赣州老城区东南部,南北走向,长340米,宽4米,是老赣州人再熟悉不过的一条老街巷。我也如此,但如果严格来说,这条老街巷,我仅仅是只知道其名,也只数次走过而已。
 
我们簇拥着尚先生由北向南走入南市街。一路上,我们随着尚先生的脚步,走走停停,聆听尚先生对众多建筑物的解说。首当其冲便是“元善堂”。
 
“元善堂”是一栋清代建筑物,砖木结构,原为大户人家住宅。尚先生说:“元善”意即“大善”,表达主人追求大善的志向。尚先生进一步补充说,“元善堂”属言志匾额,言志匾额常被主人用来自醒、自勉,如林则徐在堂屋悬挂“制怒”横匾,就是告诫自己切勿发怒,绝不怒而决断、怒而行事。
 
 

“元善堂”临南市街口。入门,须登三级台阶,台阶均取加工规则的红砾岩板堆砌而成。大门门框也是用加工好了的红砾条岩固定,两扇大门木质坚实,非常厚重,颜色与红砾条岩一样。由台阶、门框和门扉组成的整体大门,可谓是“石牌高门一片红”。
 

门楣的上方,一块青石板镶嵌在稍凹的墙面上,它的四边框有雕饰精致的花纹,被框的青石板中央刻有金色的“元善堂”三字。青色底衬金色字,“元善堂”格外醒目。
 

紧挨“元善堂”匾额的上方,又有一道门楣。这道门楣凸出墙面,宽厚坚实,盖有黛瓦,就像男子汉的一道“浓眉”。在“浓眉”底边的两侧,各“长”着一道“小浓眉”,三道门楣紧紧地依偎着“元善堂”匾额,似乎三个卫兵守护着“元善堂”字样,既气势也美观,还能遮挡雨水,使“元善堂”匾额不被雨水侵蚀,让“元善堂”永具魅力。
 
再往上方,便是一排长长的黛瓦瓦檐,在伸出墙面约20公分的瓦檐下,又有精细花纹雕饰。
 

南市街众多的灰墙黛瓦建筑物,它们造型各异,各具特色。“元善堂”的独特,除上文表述外,还表现在它的门口铺设上。地面用鹅卵石铺成钱币图案,寓意财源广进;在大门的两侧,立着石雕的“石鼓”,也就是“门当”。这在以前,只有官宦人家和衙门才能这样设置。

 
“东昇居”,也是清代建筑物,原亦为大户人家住宅,多年前曾辟作私人博物馆。
 

“东昇居”的大门建材及颜色与“元善堂”一样,只是门扇有所不同。“元善堂”门扇是“整板一块”,厚重,坚固,颇显尊贵。而“东昇居”门扇则分为上下两截部分来设置。下截部分也是“整板封闭”,上截部分则用刻有花纹图案的木质圆柱拼接而成,每两根圆柱之间留有相等的空隙,通过空隙,屋内人与登门人能相互直见,双方隔门便能先相视颔首问候。
 
“元善堂”大门与墙体持平,“东昇居”大门则凹进墙体约半米,但大门瓦檐没有凹进去,与整栋建筑的瓦檐在一条水平线上,遇有下雨时能让登门人不被雨淋。门楣的上方,雕有“东昇居”匾额。它分三格,中间大格刻有“东昇居”三字,左右两格均为吉祥神话的雕饰,非常精致。
 

在340米南市街这条古老街巷里,所有清代时期的建筑物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上门须登三台阶,整体大门全红色,门楣上方有匾额,屋面皆兴精雕饰。
 
南市街众多清代建筑物,最具代表性的是“亦吾庐”。它为商氏住宅,石牌高门,马头墙,气宇轩昂,庭深院幽,斗拱游龙,粉墙黛瓦,镂空花窗,装饰讲究。站在门外,至今还能隐约窥见当时门里门外盛况,被其震撼。
 
“亦吾庐”如是,其它的诸如“元善堂”“东昇居”同样概莫如此,无一不显示出当年居住者经济、身份的显赫及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很好的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特征,令人赞叹不已。


何来“南市街”得名?尚先生告诉我们:明清时期,随着水运经济的兴盛和南迁移民的不断深入,又不断迁徒,这段带有北方特色的街道渐成街市,且位于城区东南,故而得名“南市街”。民国时期,南市街建筑普遍得以翻修,340米的南市街逶迤出了一片江南徽式风格建筑,更使其魅力大增。
 
南市街这片古建筑街,成了赣州建筑史话的活话材,记录了赣州城市的沧桑繁荣,让文化人揣摩其文化的精粹与经典。它成了城内最具代表性的首批五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其他四个为郁孤台、姚衙前、灶儿巷、七里镇历史文化街区)。
 

摄影  日龙(路开文化)



张兴红,71岁,退休职工。章贡区“艺动章贡”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文学创作班首期学员。
 

Copyright © 2015-2020 路开文化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0010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