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平
周六下午,我和建华约好去新安探访。四十年前,我们在那里上小学、上初中,同租住在车站边一个叫“鹚鸪脑”的村里。
这么些年来,虽然我有很多次路过新安,看见已经废弃的我母亲曾经上班的“供销社”,以及垮塌的我们家土砖租屋,但没有一次真正走近过它。四十年了,没有凭吊的旧迹,而那段少年岁月,在踏上这片土地时,一下子生动丰富起来,令人万千感慨。
走进村庄,残破的房屋与还有人居住的房屋错杂在一起,我们找到我家原来的房东“小李仔”。“小李仔”已经八十多了,还是那种憨厚的样子,对着我们笑。
他是建华的亲家公(妹夫的父亲),却记不起我是谁,建华说起我父母的名字,他似是而非地点头,仍旧笑,露出几个残破锯齿般的牙齿。他的大名叫“李青志”,当年,他家的风车上,谷箩上,簸箕撮斗上,扁担上,桌凳竹椅上,都用毛笔写上“李青志记用”,所以他的名字我记得很清楚。
他是上门女婿,全村人不管老少,都称他“小李仔”。我家在他家租了一间厨房,一条几十米的田埂路就通到“供销社”。在村的另一头,我家租了一间住房,住房紧挨建华家,现在却是杂草丛生,不留半堵墙一片瓦了。但那口井还在,这让我们很惊喜。
这口在山脚下的圆形小井,曾经是全村人的饮用水,到了冬季,水源不足,村里人会到马路对岸的河里取水,但那河水不够干净,母亲嫌河水不卫生,不让去挑。父亲就常常凌晨三四点起床,拿着电筒去水井等水。
现在,井水还是那样清澈,里面生长着许多水藻。而且似乎还在派上用场,一根水管伸到井底,估计是抽水用的。
水井下面,有我父亲开辟的一畦菜地,“供销社”主任曾带人来丈量,说是公职人员自留地不能超过标准。
父亲并不是种菜能手,种的菜大都以半死不活为主,唯有西红柿、藠头长得茂盛,母亲说那是“懒人”菜。西红柿果实累累,如鸡蛋般大小,由青转红转黄;藠头浓密如发的细叶,霸占了整个菜塝。现在已经不知成为谁家菜园了。
建华碰到熟人,去聊天了,我站在菜园边上,始终迈不开步子。
四十年前的记忆和现实重叠的时候,我感觉心灵在颤动,倒不是因为眼前的凋敝景象令人感伤,它的衰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就是时代的文明进步,不值得留恋难舍过去的贫穷,而是那段岁月,那段我的丰富少年生活令现在的我也为之动容,它的每一点每一滴在衰败的地方鲜活起来,我何舍得移步,从而不让它尽情泛滥在我的脑海里。
虽说父母当年都有固定工作,但我生长的环境,和农村的孩子没有两样,还是少年的我就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这完全是自愿,没有家长的迫使,更不用责骂惩罚。父母从来也不会管束我,也没有哲人般的训导,任由我如野草般疯长。
马路旁的乌桕籽可以卖好价钱,山上的金樱籽、黄桅籽,“供销社”也收购;河里的沙子、石头,养路队需要,拆房子的窑砖,削掉边上的泥浆,一天也可以赚几块钱……
我们去河里放夜钩,去生产队的菜田里“倒”红薯、稻田里拾禾穗;几水缸的谷粒被上门来的师傅酿成谷烧,盛在酒瓶里,摆满一橱柜,父亲能够喝一年。
我们的水果在山上在树上,缠附在樟树上的劈荔果,晒干里面的籽可以做凉粉;金樱子除去外表的刺,里面的籽嚼得又酸又甜;吃得一嘴一舌墨黑的“地茄子”、野“莓子”,同样是又酸又甜,此外还有长在深山的“牛卵坨”,又软又香。
过年有一只苹果放在床头,连梦都变得香甜。考试成绩好了,母亲的奖赏就是给几分钱去县城外婆家住两天,这样,我则可以去老街的老人商店买一颗咸橄榄,含上一个上午。
我五岁时,跟着小伙伴去山上挖“野葛薯”吃,吃得上吐下泻,差点要了小命……现在看来,那种贫穷艰难的生活,却被少年的我过得有滋有味。四十年后重访故地,是对它隆重的致敬,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如此,对于现在,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还有什么苛求呢!
路过“新安中学”,我和建华不约而同想去看看。学校已经被拆得一干二净,几部挖掘机、推土机把学校后面的山也劈去大半,据说是建粮库。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它还是一座庙,叫“刘树庵”,后来在边上建了一排平房做教室。我们顺着新开出来的路往前走,却是断头路,路两边砍伐的松枝已经干了变成红色,竟没有人拣拾当柴禾。
我们都还记得,当年,断头路上面是有路的,一直连着许多座山,我们在周末假期都会顺着那条路去砍柴。砍枝叶类的柴,我们就拿一根竹杠,砍一根竹子剖成两片,绑枝叶柴用;砍片柴就会带好竹夹子、斧头或大镰。每座山的植被不会像现在茂密,每棵松树的枝丫都会被我们剔去大半!它们最后都在源源不断填进灶膛变成灰烬。
下午的阳光明亮温暖,对面的工程车正在卸土方,原来的稻田被土堆得和这边的山一样高。过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建起与以前完全不一样的建筑。
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唯有记忆,那些该记住的东西会越存越有醇香。
摄影 小夫(路开文化)
一
周六下午,我和建华约好去新安探访。四十年前,我们在那里上小学、上初中,同租住在车站边一个叫“鹚鸪脑”的村里。
这么些年来,虽然我有很多次路过新安,看见已经废弃的我母亲曾经上班的“供销社”,以及垮塌的我们家土砖租屋,但没有一次真正走近过它。四十年了,没有凭吊的旧迹,而那段少年岁月,在踏上这片土地时,一下子生动丰富起来,令人万千感慨。
走进村庄,残破的房屋与还有人居住的房屋错杂在一起,我们找到我家原来的房东“小李仔”。“小李仔”已经八十多了,还是那种憨厚的样子,对着我们笑。
他是建华的亲家公(妹夫的父亲),却记不起我是谁,建华说起我父母的名字,他似是而非地点头,仍旧笑,露出几个残破锯齿般的牙齿。他的大名叫“李青志”,当年,他家的风车上,谷箩上,簸箕撮斗上,扁担上,桌凳竹椅上,都用毛笔写上“李青志记用”,所以他的名字我记得很清楚。
他是上门女婿,全村人不管老少,都称他“小李仔”。我家在他家租了一间厨房,一条几十米的田埂路就通到“供销社”。在村的另一头,我家租了一间住房,住房紧挨建华家,现在却是杂草丛生,不留半堵墙一片瓦了。但那口井还在,这让我们很惊喜。
这口在山脚下的圆形小井,曾经是全村人的饮用水,到了冬季,水源不足,村里人会到马路对岸的河里取水,但那河水不够干净,母亲嫌河水不卫生,不让去挑。父亲就常常凌晨三四点起床,拿着电筒去水井等水。
现在,井水还是那样清澈,里面生长着许多水藻。而且似乎还在派上用场,一根水管伸到井底,估计是抽水用的。
二
水井下面,有我父亲开辟的一畦菜地,“供销社”主任曾带人来丈量,说是公职人员自留地不能超过标准。
父亲并不是种菜能手,种的菜大都以半死不活为主,唯有西红柿、藠头长得茂盛,母亲说那是“懒人”菜。西红柿果实累累,如鸡蛋般大小,由青转红转黄;藠头浓密如发的细叶,霸占了整个菜塝。现在已经不知成为谁家菜园了。
建华碰到熟人,去聊天了,我站在菜园边上,始终迈不开步子。
四十年前的记忆和现实重叠的时候,我感觉心灵在颤动,倒不是因为眼前的凋敝景象令人感伤,它的衰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就是时代的文明进步,不值得留恋难舍过去的贫穷,而是那段岁月,那段我的丰富少年生活令现在的我也为之动容,它的每一点每一滴在衰败的地方鲜活起来,我何舍得移步,从而不让它尽情泛滥在我的脑海里。
虽说父母当年都有固定工作,但我生长的环境,和农村的孩子没有两样,还是少年的我就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这完全是自愿,没有家长的迫使,更不用责骂惩罚。父母从来也不会管束我,也没有哲人般的训导,任由我如野草般疯长。
马路旁的乌桕籽可以卖好价钱,山上的金樱籽、黄桅籽,“供销社”也收购;河里的沙子、石头,养路队需要,拆房子的窑砖,削掉边上的泥浆,一天也可以赚几块钱……
我们去河里放夜钩,去生产队的菜田里“倒”红薯、稻田里拾禾穗;几水缸的谷粒被上门来的师傅酿成谷烧,盛在酒瓶里,摆满一橱柜,父亲能够喝一年。
三
我们的水果在山上在树上,缠附在樟树上的劈荔果,晒干里面的籽可以做凉粉;金樱子除去外表的刺,里面的籽嚼得又酸又甜;吃得一嘴一舌墨黑的“地茄子”、野“莓子”,同样是又酸又甜,此外还有长在深山的“牛卵坨”,又软又香。
过年有一只苹果放在床头,连梦都变得香甜。考试成绩好了,母亲的奖赏就是给几分钱去县城外婆家住两天,这样,我则可以去老街的老人商店买一颗咸橄榄,含上一个上午。
我五岁时,跟着小伙伴去山上挖“野葛薯”吃,吃得上吐下泻,差点要了小命……现在看来,那种贫穷艰难的生活,却被少年的我过得有滋有味。四十年后重访故地,是对它隆重的致敬,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如此,对于现在,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还有什么苛求呢!
四
路过“新安中学”,我和建华不约而同想去看看。学校已经被拆得一干二净,几部挖掘机、推土机把学校后面的山也劈去大半,据说是建粮库。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它还是一座庙,叫“刘树庵”,后来在边上建了一排平房做教室。我们顺着新开出来的路往前走,却是断头路,路两边砍伐的松枝已经干了变成红色,竟没有人拣拾当柴禾。
我们都还记得,当年,断头路上面是有路的,一直连着许多座山,我们在周末假期都会顺着那条路去砍柴。砍枝叶类的柴,我们就拿一根竹杠,砍一根竹子剖成两片,绑枝叶柴用;砍片柴就会带好竹夹子、斧头或大镰。每座山的植被不会像现在茂密,每棵松树的枝丫都会被我们剔去大半!它们最后都在源源不断填进灶膛变成灰烬。
下午的阳光明亮温暖,对面的工程车正在卸土方,原来的稻田被土堆得和这边的山一样高。过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建起与以前完全不一样的建筑。
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唯有记忆,那些该记住的东西会越存越有醇香。
摄影 小夫(路开文化)
▼
谢平,江西广昌人,赣南师范大学1980级中文就读,曾为天津某物流公司总经理,现居广昌。教育系统工作,散文作品见《厦门日报》等报刊,赣州路开文化文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