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瑞冬
我爷爷那一辈人活得苦,至于有多苦,多由奶奶反复解释,爷爷却闭口不提。不为别的,他们虽然都苦命,但爷爷的家境显然不如奶奶,因为奶奶常说,“我当时住在街上,而你爷爷在农村,至少那个时候还是农村。”
每到这时,我就想问:“奶奶,你总说爷爷家境不如你家,而且爷爷比你大十岁,你家人又怎么会同意你嫁给爷爷的?”但我始终没问。当他们老了,这个问题最后会变成秘密,被封进棺材里,就像他们的年华易随风逝去,易悄无声息。
奶奶这样说,是因为她是本地人,居住在城里,也就是所谓的“街上”。据老人们说,过去街上不大,仅有现今城区的十分之一,不过是城东与城西之间一条2公里左右的狭窄的青石板路,除此之外往南向北俱是农田,而爷爷那一大家子人则生活在离城不远的“郊区”。
他们都是外地逃难过来的。曾祖父原是长江沿岸船上的渔民,长年不着岸,后来战争爆发了,他带着全家六口人向北方逃难,本想在小城安身立命,但彼时已山穷水尽,俨然为乞丐。不久,曾祖父因病去世,爷爷作为大哥,除供养太奶奶外,身后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
为了生活,爷爷的弟弟妹妹们先后奔赴农村,干些农活帮补家计,他却不想下乡。幸亏那时新中国成立,街上逐渐兴起一批工业,爷爷具有养蚕缫丝的技术,进入工厂成为了一名纺织工人,之后又在厂里遇见了奶奶,再后来结婚成家,搬到了城西一间20平米的平房里。
也许是逃难的经历,也许是漂泊的滋味,也许是生活的艰辛,爷爷总希望我能“发达”。关于“发达”的标准,他的第一个要求是不要去农村,第二个要求是最差也要留在街上,绝不要再往北方去了。
爷爷虽然不支持我去上海、广东等大城市,但心里终究是向往的,常拿早年去苏州卖袜子的经历激励我:“江南就是好,到处都是漂漂亮亮的!”儿时听了爷爷这些话,慢慢地也就有了长大后去江南的梦想。但有时我去了遥远的南方,又或离开的时间长了,爷爷反而改变了口吻:“你也可以回家里,现在街上变漂亮了,会找到好工作的。”爷爷的想法也是奶奶的意思。
自考上大学后离家,我在异地漂泊了七年。这些年我迈过一道道成长的缝隙,所幸未曾令爷爷失望。我去的几乎都是五光十色的大都市,再不济也是南方温暖的小城,但自己时时刻刻在风中,任凭他人旁观聚散离合,亲人友人却痛彻心扉。
我在最近的一场离别中,挚友盯着火车站中一幅别墅的广告牌,哭着对我说:“我去了无锡后,先不找男朋友,要先买个房子,有了房子才算有家,就不会像这样漂来漂去了。”
这句话我放在心上,细细想来,我仍是孤家寡人、前途未卜,兴许回家了,也就可以继承爷爷的房子,但从此就要像他一样在街上生活一辈子。我扪心自问,心中对长者的深情是否值得我不再去远方?我大概是被一种渴望剥夺了理性。
但实话实说,爷爷口中的“街”正变成我在他乡邂逅的“城”。记忆中,“街”的规模至多只有现今的一半,而放眼望去,除去南面一座28层的高楼,其余或是矮小的平房,或是五六层的楼房,唯一的热闹场所便是位于中心位置的大街。
这般风光在爷爷看来已是翻天覆地,却还是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不知何时开始,一轮接一轮的拆迁与重建潇潇洒洒地展开,渐渐地,我记忆中的28层楼不仅失去了最高位置,更被包围着它的高楼大厦们夺走了夜晚的色彩斑斓。
我记忆中的步行街是青青石板小路,小雨淅淅沥沥,配合它的坑坑洼洼,激荡出伞舞的乐章。我记忆中的桥横跨在运河中央,在落日朝阳的余晖中,小舟大船往来不息,又闻数声船歌,于是沉浸在我曾祖父的故事里忘乎所以。
到如今,我要走的路或是柏油,或是大理石,我要过的桥也被改成了平坦大路,那些有趣却又冒险的航船消失于我望不到的彼岸。路路通畅、条条平坦,这是时间给予我的幸运,当我紧紧握住它时,仿佛重回喧嚣都市,抑或极乐世界,享受颜色、追踪物欲,但那些曲折之路我隐约错过了,如同我的记忆被埋葬在某个无名角落,共同变成了这座城市的隐密心事。
现在想来,当我身处钢筋混凝土建筑中,进入传说中孤独寂寞的时代,我既喜又悲,常感到一种“一夜青丝变白发”的壮烈情感。相比爷爷,他的青丝白发用尽了五六十年的时光,慢慢变老却不失生活的风度,无限烦愁却不减温柔的心绪。但白发犹在,每一丝都是时间留给人生的劫数,世间却从未有人找到扭转时间的解药。
我的老街死了,应该死于我出门在外的时间。那时我忙着与人谈情说爱,与人难舍难分,爱得轰轰烈烈,走得坦坦荡荡。大悲大喜走来,又遭逢这场大起大落,我的心却没有随着我深爱的一同死去,也许是我未曾亲眼目睹消亡,也许是我爱得有限,更也许是我活在凡人堆里,渐渐习惯了!
我的爷爷,活到了比共和国还要长久的年纪,却还是不忍别离,我从这几年他增长的白发中看到了真相。虽然奶奶的话向来都使我坚定爷爷的城镇梦,但我慢慢发现,他从来不与我说寂寞的话,可有时他也会指着脚下的路、眼前的景,告诉我它们的本来面目。
有一日,我惊奇地发现,即使城区是满眼可见的高楼大厦,却仍有钢筋混凝土到达不了的地方——农田。农田不规则地安插在城区的各个角落,甚至在中心地带仔细搜寻,仍可见一汪池塘,抑或是一地水稻,还可能是一田油菜,周边则住着靠此维生的老农民。
他们的存在或许给城市扩张增加了许多难题,但在我看来,我们的城市有了七十年的过程,却还是无法将农民和农田彻底驱除,足可见农村顽强的生命力。只是从爷爷青年时便开始“街是街、乡是乡”的故事,到如今,上街或下乡俱已分明成巨大的缝隙,努力跨过去也成为了接近神话的想象。
我隔着裂缝望着他们,竟抱有一丝同情:他们在“异国他乡”苦苦挣扎,殊不知很多人都已经遗忘了。
也就只有爷爷那一辈人记得,常和我说:“我们当年只有一条小街,其他的包括你现在踩在脚下的全是农田,慢慢地才有了马路,有了楼房。”这句话我半信半疑,但若是真的,爷爷从头到尾都只给我一个关于城市的未来想象,那还有乡村,他应该把挂念和怀念留给了它,我却从未听他主动提过。但我知道爷爷是希望有块地的。
爷爷的地,我估计在最初的房子里是没有的。因为他住在那条石板街上,家家户户紧紧挨着,门前便是行人走出来的路,故不论小草小花都会被踩踏,于是爷爷就怀着盼望等了许多年。
爷爷终于搬家了,并且是楼房,这次他执意要住在一楼,不仅获得了一个花园,种满了他心爱的月季,而且在门前空地上开垦了一块小田,种了花生,养了蚕豆,剩余的空间种满青菜,春天可开满金黄色的油菜花,但也给房子引来壁虎,招致老鼠,还有一条水蛇。
我渐渐长大了,爷爷为了我舍弃田园,再度搬家至一个高档小区。爷爷仍不死心,将小区的花圃草坪进行整修,栽种着葱、蒜、香菜、韭菜等佐菜,竟有一棵枇杷树意外生长起来,相当引人注意,后来四方邻人也常来借用蔬菜,故爷爷非常满意这块土地。
但好景不长,小区的自留地均被改造成车位,如今爷爷只能挖些别处的泥土,放在泡沫盒子里养些小花小草了。由此可见,在街上拥有自己的土地是难得的。
有的老人直接抛弃了街上的生活,奔赴郊区,托熟人觅得一亩三分地,种些粮食蔬果自己自足,倒也怡然自得。但以爷爷现在的体力看,这些全都遥不可及,可他在失意之余又总想趁着自己还能走动,跑去农村转转。
我外公是位在城郊有地的农民,爷爷近来常带我去拜访他。就在外公那片种满各色鲜蔬的田地里,爷爷跟在街上判若两人,不仅深入田园深处采摘玉米、青菜、瓜果,更亲自拿把锄头,要帮外公翻翻土,养些几天便可成熟的葱蒜。爷爷和我说:“这块田是个宝库,土壤有肥力,种什么都种得出来。”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爷爷曾说要将田里种下的一切吃光吃净,我原以为是个笑话,但仔细想来,爷爷大概是在他口中的“旧社会”中被饿怕了,所以活下去,带领他的子孙后代活下去便成了他毕生最大的心愿,只是爷爷既选择了过城里的小日子,那么他与乡下、农民、土地便再无未来了。
前几日,我们全家一道去某景区游玩,途中路过某个农事体验区。我清楚记得,爷爷竟将地里种的水稻、茨菇、玉米、艾草等近五十种农作物悉数认出,也将陈列于展览馆中的灌溉水车、磨粉石磨、做饭土灶等近三十种农具全部掌握,根本不像是追求新鲜的城里人。
也只有在那里,爷爷回到了儿时的年代,虽一路逃难,一路求生,一路艰辛,却一路欣赏风景,一路奋力拼搏,一路上以作为勤劳的中国人而自豪。爷爷应该是农村人,这个秘密他闭口不提,和记忆一同埋在心里,既说不出口,也不像我还有许多时间可以弥补,和世上活着的人一样,有着可怜的命运与可敬的人生。
记忆给了过去,想象给了未来,心自然要备受折磨。我望着体验乡村劳作的爷爷,他脸上满怀喜悦,心里的悲伤本来已经要胀破,这会儿终于破了。我若是无根之草,随波飘摇,那爷爷便是折翅鸟儿,渴望飞翔,过去的记忆像流水一般,无孔不入,正在模糊现实和过往的界限。
不一样的是,我会把痛苦大声地说出来,却赚不到世界的同情,只是徒增泪水罢了。而当你活得久了,就会明白,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习惯了绝望后依然热爱生活。此时,真正的沧桑决不是乡村变作城市的时间旅程,而是千年不变的真理,值得你我传承下去的真情与梦想。
最近,我在旅行中偶有发现,中国的“城”普遍不大,称其为“街”是对它们的尊重和怀念,而中国也将广袤的土地和勤劳的农民给了乡村。也许因为时地与人心的变迁太快太猛,以至留给后代继承的仅是我们的生活,但关于上街还是下乡这道选择题,我希望由他们自己做主。
倏忽间又发觉自己老了一点,苦了一点,牵挂了一点,自由了一点。
(本文获赣州市章贡区交通运输局、章贡区作家协会2020年“决胜小康,交通力量”主题征文优秀奖。摄影 小夫/路开文化)
相关链接:【路开呈现】“决胜小康 交通力量”主题征文评选结果揭晓
每到这时,我就想问:“奶奶,你总说爷爷家境不如你家,而且爷爷比你大十岁,你家人又怎么会同意你嫁给爷爷的?”但我始终没问。当他们老了,这个问题最后会变成秘密,被封进棺材里,就像他们的年华易随风逝去,易悄无声息。
奶奶这样说,是因为她是本地人,居住在城里,也就是所谓的“街上”。据老人们说,过去街上不大,仅有现今城区的十分之一,不过是城东与城西之间一条2公里左右的狭窄的青石板路,除此之外往南向北俱是农田,而爷爷那一大家子人则生活在离城不远的“郊区”。
他们都是外地逃难过来的。曾祖父原是长江沿岸船上的渔民,长年不着岸,后来战争爆发了,他带着全家六口人向北方逃难,本想在小城安身立命,但彼时已山穷水尽,俨然为乞丐。不久,曾祖父因病去世,爷爷作为大哥,除供养太奶奶外,身后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
为了生活,爷爷的弟弟妹妹们先后奔赴农村,干些农活帮补家计,他却不想下乡。幸亏那时新中国成立,街上逐渐兴起一批工业,爷爷具有养蚕缫丝的技术,进入工厂成为了一名纺织工人,之后又在厂里遇见了奶奶,再后来结婚成家,搬到了城西一间20平米的平房里。
也许是逃难的经历,也许是漂泊的滋味,也许是生活的艰辛,爷爷总希望我能“发达”。关于“发达”的标准,他的第一个要求是不要去农村,第二个要求是最差也要留在街上,绝不要再往北方去了。
爷爷虽然不支持我去上海、广东等大城市,但心里终究是向往的,常拿早年去苏州卖袜子的经历激励我:“江南就是好,到处都是漂漂亮亮的!”儿时听了爷爷这些话,慢慢地也就有了长大后去江南的梦想。但有时我去了遥远的南方,又或离开的时间长了,爷爷反而改变了口吻:“你也可以回家里,现在街上变漂亮了,会找到好工作的。”爷爷的想法也是奶奶的意思。
自考上大学后离家,我在异地漂泊了七年。这些年我迈过一道道成长的缝隙,所幸未曾令爷爷失望。我去的几乎都是五光十色的大都市,再不济也是南方温暖的小城,但自己时时刻刻在风中,任凭他人旁观聚散离合,亲人友人却痛彻心扉。
我在最近的一场离别中,挚友盯着火车站中一幅别墅的广告牌,哭着对我说:“我去了无锡后,先不找男朋友,要先买个房子,有了房子才算有家,就不会像这样漂来漂去了。”
这句话我放在心上,细细想来,我仍是孤家寡人、前途未卜,兴许回家了,也就可以继承爷爷的房子,但从此就要像他一样在街上生活一辈子。我扪心自问,心中对长者的深情是否值得我不再去远方?我大概是被一种渴望剥夺了理性。
但实话实说,爷爷口中的“街”正变成我在他乡邂逅的“城”。记忆中,“街”的规模至多只有现今的一半,而放眼望去,除去南面一座28层的高楼,其余或是矮小的平房,或是五六层的楼房,唯一的热闹场所便是位于中心位置的大街。
这般风光在爷爷看来已是翻天覆地,却还是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不知何时开始,一轮接一轮的拆迁与重建潇潇洒洒地展开,渐渐地,我记忆中的28层楼不仅失去了最高位置,更被包围着它的高楼大厦们夺走了夜晚的色彩斑斓。
我记忆中的步行街是青青石板小路,小雨淅淅沥沥,配合它的坑坑洼洼,激荡出伞舞的乐章。我记忆中的桥横跨在运河中央,在落日朝阳的余晖中,小舟大船往来不息,又闻数声船歌,于是沉浸在我曾祖父的故事里忘乎所以。
到如今,我要走的路或是柏油,或是大理石,我要过的桥也被改成了平坦大路,那些有趣却又冒险的航船消失于我望不到的彼岸。路路通畅、条条平坦,这是时间给予我的幸运,当我紧紧握住它时,仿佛重回喧嚣都市,抑或极乐世界,享受颜色、追踪物欲,但那些曲折之路我隐约错过了,如同我的记忆被埋葬在某个无名角落,共同变成了这座城市的隐密心事。
现在想来,当我身处钢筋混凝土建筑中,进入传说中孤独寂寞的时代,我既喜又悲,常感到一种“一夜青丝变白发”的壮烈情感。相比爷爷,他的青丝白发用尽了五六十年的时光,慢慢变老却不失生活的风度,无限烦愁却不减温柔的心绪。但白发犹在,每一丝都是时间留给人生的劫数,世间却从未有人找到扭转时间的解药。
我的老街死了,应该死于我出门在外的时间。那时我忙着与人谈情说爱,与人难舍难分,爱得轰轰烈烈,走得坦坦荡荡。大悲大喜走来,又遭逢这场大起大落,我的心却没有随着我深爱的一同死去,也许是我未曾亲眼目睹消亡,也许是我爱得有限,更也许是我活在凡人堆里,渐渐习惯了!
我的爷爷,活到了比共和国还要长久的年纪,却还是不忍别离,我从这几年他增长的白发中看到了真相。虽然奶奶的话向来都使我坚定爷爷的城镇梦,但我慢慢发现,他从来不与我说寂寞的话,可有时他也会指着脚下的路、眼前的景,告诉我它们的本来面目。
有一日,我惊奇地发现,即使城区是满眼可见的高楼大厦,却仍有钢筋混凝土到达不了的地方——农田。农田不规则地安插在城区的各个角落,甚至在中心地带仔细搜寻,仍可见一汪池塘,抑或是一地水稻,还可能是一田油菜,周边则住着靠此维生的老农民。
他们的存在或许给城市扩张增加了许多难题,但在我看来,我们的城市有了七十年的过程,却还是无法将农民和农田彻底驱除,足可见农村顽强的生命力。只是从爷爷青年时便开始“街是街、乡是乡”的故事,到如今,上街或下乡俱已分明成巨大的缝隙,努力跨过去也成为了接近神话的想象。
我隔着裂缝望着他们,竟抱有一丝同情:他们在“异国他乡”苦苦挣扎,殊不知很多人都已经遗忘了。
也就只有爷爷那一辈人记得,常和我说:“我们当年只有一条小街,其他的包括你现在踩在脚下的全是农田,慢慢地才有了马路,有了楼房。”这句话我半信半疑,但若是真的,爷爷从头到尾都只给我一个关于城市的未来想象,那还有乡村,他应该把挂念和怀念留给了它,我却从未听他主动提过。但我知道爷爷是希望有块地的。
爷爷的地,我估计在最初的房子里是没有的。因为他住在那条石板街上,家家户户紧紧挨着,门前便是行人走出来的路,故不论小草小花都会被踩踏,于是爷爷就怀着盼望等了许多年。
爷爷终于搬家了,并且是楼房,这次他执意要住在一楼,不仅获得了一个花园,种满了他心爱的月季,而且在门前空地上开垦了一块小田,种了花生,养了蚕豆,剩余的空间种满青菜,春天可开满金黄色的油菜花,但也给房子引来壁虎,招致老鼠,还有一条水蛇。
我渐渐长大了,爷爷为了我舍弃田园,再度搬家至一个高档小区。爷爷仍不死心,将小区的花圃草坪进行整修,栽种着葱、蒜、香菜、韭菜等佐菜,竟有一棵枇杷树意外生长起来,相当引人注意,后来四方邻人也常来借用蔬菜,故爷爷非常满意这块土地。
但好景不长,小区的自留地均被改造成车位,如今爷爷只能挖些别处的泥土,放在泡沫盒子里养些小花小草了。由此可见,在街上拥有自己的土地是难得的。
有的老人直接抛弃了街上的生活,奔赴郊区,托熟人觅得一亩三分地,种些粮食蔬果自己自足,倒也怡然自得。但以爷爷现在的体力看,这些全都遥不可及,可他在失意之余又总想趁着自己还能走动,跑去农村转转。
我外公是位在城郊有地的农民,爷爷近来常带我去拜访他。就在外公那片种满各色鲜蔬的田地里,爷爷跟在街上判若两人,不仅深入田园深处采摘玉米、青菜、瓜果,更亲自拿把锄头,要帮外公翻翻土,养些几天便可成熟的葱蒜。爷爷和我说:“这块田是个宝库,土壤有肥力,种什么都种得出来。”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爷爷曾说要将田里种下的一切吃光吃净,我原以为是个笑话,但仔细想来,爷爷大概是在他口中的“旧社会”中被饿怕了,所以活下去,带领他的子孙后代活下去便成了他毕生最大的心愿,只是爷爷既选择了过城里的小日子,那么他与乡下、农民、土地便再无未来了。
前几日,我们全家一道去某景区游玩,途中路过某个农事体验区。我清楚记得,爷爷竟将地里种的水稻、茨菇、玉米、艾草等近五十种农作物悉数认出,也将陈列于展览馆中的灌溉水车、磨粉石磨、做饭土灶等近三十种农具全部掌握,根本不像是追求新鲜的城里人。
也只有在那里,爷爷回到了儿时的年代,虽一路逃难,一路求生,一路艰辛,却一路欣赏风景,一路奋力拼搏,一路上以作为勤劳的中国人而自豪。爷爷应该是农村人,这个秘密他闭口不提,和记忆一同埋在心里,既说不出口,也不像我还有许多时间可以弥补,和世上活着的人一样,有着可怜的命运与可敬的人生。
记忆给了过去,想象给了未来,心自然要备受折磨。我望着体验乡村劳作的爷爷,他脸上满怀喜悦,心里的悲伤本来已经要胀破,这会儿终于破了。我若是无根之草,随波飘摇,那爷爷便是折翅鸟儿,渴望飞翔,过去的记忆像流水一般,无孔不入,正在模糊现实和过往的界限。
不一样的是,我会把痛苦大声地说出来,却赚不到世界的同情,只是徒增泪水罢了。而当你活得久了,就会明白,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习惯了绝望后依然热爱生活。此时,真正的沧桑决不是乡村变作城市的时间旅程,而是千年不变的真理,值得你我传承下去的真情与梦想。
最近,我在旅行中偶有发现,中国的“城”普遍不大,称其为“街”是对它们的尊重和怀念,而中国也将广袤的土地和勤劳的农民给了乡村。也许因为时地与人心的变迁太快太猛,以至留给后代继承的仅是我们的生活,但关于上街还是下乡这道选择题,我希望由他们自己做主。
倏忽间又发觉自己老了一点,苦了一点,牵挂了一点,自由了一点。
(本文获赣州市章贡区交通运输局、章贡区作家协会2020年“决胜小康,交通力量”主题征文优秀奖。摄影 小夫/路开文化)
相关链接:【路开呈现】“决胜小康 交通力量”主题征文评选结果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