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赖勤
亲爱的涵涵:
当你打开烫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之时,意味着你的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生涯也就正式地划上了句号,实现了你期盼已久的“大学梦”,开创了您人生中最幸福的大学四年岁月,仿佛是打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在你即将跨入大学校门之际,作为你的父母亲,我们送你“寓理帅气”这四个字与你一起共勉。
“寓理帅气”源出《孟子》,“寓”是包藏的意思,“理”是道理,“帅”是统帅、支配的意思,“气”是气质、感情的意思。这四个字的大意是:要以内心的“理”来支配思想感情。换句话说,为人处世要少些“任性”,多些“理性”。
在你沉浸在圆了“大学梦”的喜悦之中,我想以“过来人”的身份,以“寓理帅气”的内涵,诠释为人父母对你读大学的殷切期望之心:
一、少些“傲气”(“怨气”、“自卑感”),多点“志气”
曾几何时,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如果把大学比作一列火车,清华北大是软卧,其他名校是硬卧,一本二本是硬座,三本专科是站票,成教是挤厕所的,其实,到了目的地,没有人在乎你是怎么来的,只在乎你能干什么。”
它告诫我们,“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的学习成果是要通过社会生存的实践来证明的。读大学是开阔个人知识视野和系统地学习某种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为今后走向社会生存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因此,别自认你即将就读大学的名气和专业,比你的不少同学有优越感,而“心高气傲”;也不要有“怨气”,抱怨自己当初没有更加努力学习,否则也许会考上更有名气的大学或更理想的专业,从而当你一旦面对你的新同学时,还会为自己的“孤陋寡闻”和“无知”而感到自卑,迷失读大学的“方向”。
要用行动来尊重自身奋斗的“成果”,从内心认同自己所读的大学、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大学四年要志在必得,把握阶段性系统专业学习的宝贵时光,从“零”开始,学有所成,努力成为一个有相当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水平的新时代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少些“玩性”(“酒气”),多点“书卷气”
大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远远多于基础教育阶段,而且也是发展兴趣爱好、培养某些走向社会生存能力和特长的黄金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令从高考“突围”的新生“眼花缭乱”,如果缺乏对个人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划,难免会将大量业余时间,甚至不惜“牺牲”正常的课堂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消耗”于过多各类社团活动的“玩乐”之中。
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交友、聚会愿望强烈,会不时出现低俗的“投桃报李”行为,如果不学会自持,就会沉迷于交异性朋友、老乡聚会之类“推杯换盏”的“吃喝游玩”活动之中。《中国青年报》(2016年03月04日08 版)以《大学校园里正在发酵应酬文化》为标题报道:“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向460位大学生发放问卷,29.31%的受访者聚会频率达到每周两次以上,其中本科低年级占63.52%。所有受访者中,38.08%的大学生在聚会社交方面的开销占生活费的比例超过30%。”
自然,如此“玩”大学,既殃及自己的身体,更贻害自己的美好心灵。因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适可而止地选择参加各类活动,明确读书才是大学生活的“主业”,好好珍惜短暂的四年时光,好读书、读好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书卷”气息,保持“手不释卷”的读书状态。
三、少些“游戏”(“网聊”、“网购”、“自拍”),多点“自我管理”
大学生活没有基础教育阶段的那种学习压力,如果不能坚守读大学的“初心”、牢记读大学的“使命”,一旦可能失去学习进取心和感到“无聊”,就会寻找“发泄口”来虚度大学生活。
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公众不可或缺的工具,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都可以用一部智能手机来完成,然而很多大学生“借势”它的“无所不能”的功能,沉迷于“游戏”(“网聊”、“网购”、“自拍”)之中而无法自拔:可以两眼发呆地、自言自语地呆在宿舍整天玩“王者荣耀”游戏,全然忘记了自己是来“读”大学的;宁愿与陌生人肆无忌惮地在“网聊”,甚至“网恋”,却不在乎自己的功课学习,正处于徘徊在“挂科”的边缘;不惜花费父母的“血汗钱”在“网购”各种“垃圾”,以博取“红颜”(“蓝颜”)一笑;在朋友圈发“自拍”成了每天不可缺少的“工作”,一天到晚在炫耀这、炫耀那,“网红”味十足。
可以想象到如此“飞蛾扑火”般地“游戏”大学生活,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庆贺自己能升入大学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莘莘学子追逐梦想、塑造人生的一个全新的舞台,大学光阴转瞬即逝,大学生活弥足珍贵,大学是人生的新起点,要学会自我约束,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志存高远,珍惜大学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尽情舞动青春的旋律,施展自己的才华,追求成功的喜悦,谱写人生最美的篇章!
四、少些“闹心”,多一份“守心”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的学习是多方面的,大学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包括人格、道德品质、生活能力的培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高玉教授)
因此,大学时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忘“修身”,尤其是健康人格的修炼,为毕业后走向大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从校园到班级,尤其是宿舍,难免会出现不少“闹心”事情,是躲避,还是直面应对呢?我想,不但要用“放大镜”正视如下“画像”,而且还得用实际行动去反思自身,少些“闹心”,多份“守心”。
入学时,父母本着“因陋就简”的朴素心理,配备了手机、手提电脑、照相机等用品,但是入学后发现自身的配置不如同学的先进,不顾家庭境况,强烈要求“鸟枪换炮”,以在同学之中攀比、炫耀。为满足如此“奢侈”享受,父母不得不“透支”家庭未来的消费能力。那是过度自卑心理作怪,得守住心中那份“节俭之心”。
入学前,对自身大学生活描绘出一幅美好“蓝图”,信誓旦旦要珍惜大学美好时光,憧憬着大学毕业后继续“高歌猛进”,攻读硕士研究生,但是入学后就被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新“读书无用论”错误思想所误导,于是上课“玩手机”无心听课、课后网络下载应付作业、考前忙于抄笔记和瞎抓知识重点,如此草草应付学业,自然学习成绩“亮红灯”,父母为自身经济“付出”的代价与“天之骄子”的学业“收成”相差“十万八千里”而烦心。那是错误认知所致,得守住心中那份“进取之心”。
入学之初,“天之骄子”穿着朴素、积极向学的姿态优美,但是入学后不久受大学校园小社会的“市场经济的魅力”所诱惑和自身的名牌消费、过度应酬所带来的“经济困窘”,大学生活将学业学习的重心转向于“创业”,沉迷于经商,在宿舍开网店,将宿舍变成了一个谈价还价的“大卖场”,严重干扰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状态,自然会造成同学关系紧张、矛盾重重,困扰着本来纯洁的大学生活。那是浮躁心理和骄奢心理作怪,得守住心中那份“宁静之心”。
大学校园就像“小联合国”,来自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同学,彼此之间的个性、生活习俗、生活节奏等诸多方面不同,难免会产生“碰撞”,有的同学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出现互相争吵、抱怨的局面在所难免。若不能恰当地调适同学之间的关系,会给美好的大学生活留下“苦不堪言”的印记。那是过度自恋心理作怪,得守住心中那份“包容之心”。
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衣着打扮是彰显自我风采、绽放青春魅力的“通行证”。很自然,青春靓丽的男女穿着打扮新潮不为过。然而,有的同学追求奇装异服,尤其是女同学过分追求性感,着装过于裸露,引来一片非议,难免还会招来猎奇者“尾随”,甚至引发人身安全问题。那是“孤芳自赏”心理作怪,得守住心中那份“羞耻之心”。
步入大学殿堂,是莘莘学子在思想上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对事物的认识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然而,有的同学思想偏执,自视高人一等,对身边的同学处处无端指责、妄加评论,尤其是对性格内敛、学习成绩不佳、“颜值”不高的同学挖苦,容易被“大多数”同学孤立,形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人际关系困窘处境。那是自我膨胀心理作怪,得守住心中那份“怜悯之心”。
作家张贤亮在他的作品《男人的风格》中的“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这句话,讽刺了某些大学生的忘本思想。有的同学上大学后“长知识”了、“见多识广”了,对外人“笑脸相迎”,对家人则“牢骚”多多、处处“指责”家人不是,甚至挑起家庭“内战”、“拆散”恩爱有加的父母,让一个幸福的家庭走向破灭。那是极端自私心理作怪和自身角色错位“惹的祸”,得守住心中那份“善良之心”。
深深爱着你的父亲 赖勤
2016年9月5日
(赖勤,广东省始兴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作,教育学高级讲师,教育硕士。本文初发于2020年9月23日《广东教学报》。)
摄影 小夫(路开文化)